2022年4月28日14:30,新浦金350vip官方登录第12期读书会以线上的形式如期举行。本学期读书会采用“读书推荐与交流”的新形式,旨在使同学们通过推荐优秀著作,分享阅读心得,开阔学术视野,同时锻炼研究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献解读能力。本次读书会由2020级中国史班的周子钦主持,学院60余名研究生参与其中。
首先,与谈人白景旭同学分享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斯文·贝克特的代表作,《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该书以经济作物——棉花为主线,论述了棉花从一个全球各地独立发展的作物逐渐向全球性商品转变的过程。白景旭同学重点介绍了战争资本主义和全球资本主义这两个概念,通过对这两个新概念的界定,本书作者贝克特将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战争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和全球资本主义,从而和书中三种不同形式的“棉花帝国”相呼应,为《棉花帝国》这本书创造了一种有效的叙事逻辑。
接着,与谈人刘鑫围绕“历史教学的学科价值是什么”“我的课堂应是什么样子”“如何挖掘丰富的宝藏”“我的收获”这四个方面展开了对《追问历史教学之道》这本书的介绍。一方面,她通过对书中实例的分析并从学科特点、学科使命和学科标准这三个角度进一步对历史教学的学科价值展开论述;另一方面,她从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出发,强调了“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理念”的重要性。最后以“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结束了自己的分享,鼓励大家努力探索历史教学的真谛。
随后,与谈人张健伟对《疯癫与文明》一书进行了简要介绍,梳理了疯癫发生的形象变化。本书是20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米歇尔·福柯的博士论文,也是他的成名作。本书从时间上纵向叙述了从文艺复兴到今天,造型艺术、文学和哲学中所体现的疯癫对于现代人的意义。与谈人张健伟认为,解放疯人就是解放人性,就像作者在书中所指出的,“疯癫是人的自然本性——人身上一切被道德、宗教及其拙劣的社会所窒息的东西”。
主持人周子钦对以上三位与谈人的分享,进行了简要点评与总结。他认为白景旭同学能够提纲挈领,抓住《棉花帝国》一书的核心内容,以新的视角带领同学们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而刘鑫同学关于历史学科教学方面展开的一些思考,不仅对于专硕同学未来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其中的一些思考也可换位代入学硕同学的论文写作中,在论文设计上给予同学们一定启发;张健伟同学分享的书目经典有趣,丰富了此次读书会的内容,同时张健伟同学对本书独到的见解也让同学们对“疯癫”这一概念有了新的认识。
紧接着,与谈人张越推荐了王立新老师的《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这本书是从文化视角对美国二十世纪的外交政策进行了深层思考,为美国外交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作者揭示了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两大意识形态如何深刻地塑造了美国外交的独特性,即美国外交风格,有助于纠正和弥补主导当前中国人观察美国外交与对华政策的现实主义范式的偏颇与不足,为观察美国外交政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张越认为,作者缜密的思考和对历史文化的解读让她更好的去了解美国这个民族,去认识美国的外交政策。
随后,与谈人张玉和张佳璇依次对约翰·杜威的《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进行了介绍,分享了不同的读书感悟。该书是外国教育名著丛书之一,主要包括“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教育中的道德原理”“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明日之学校”六个章节,本书的核心内容是主张将课程学习和社会应用、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实现所学和所用完美对接且机会均等的民主教育。
最后,与谈人沙元军分享了萧公权的《中国乡村——19世纪的帝国控制》一书,《中国乡村》这本书从乡村地区的行政划分、乡村政治统治体系、控制的效果三个方面深入研究了19世纪清王朝在中国乡村的基层统治体系,探讨了清帝国最底层行政体系的结构和功能。沙元军认为,对我们历史专业的研究生来说,本书对史料的运用和解读、与其他学者观点的对话,值得深入的学习。因此本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近代中国乡村行政体系的一部不可或缺的著作。
在所有与谈人分享结束后,主持人周子钦作了最后总结。他认为张越同学准确地概括了本书的主旨,带着我们从文化的视角对美国的外交政策有了新的认识,开拓了同学们的眼界;张玉和张佳璇同学虽然阅读的是同一本书,但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杜威先生的书进行分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让同学们对杜威先生的教育理念有了深刻的认识;沙元军同学分享的《中国乡村》一书,不仅让我们对19世纪清王朝在中国乡村的基层统治体系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还将史料研究的治学方法深入每一位与会者的心中。
此次读书会首次采用“读书推荐与交流”的新形式,与会者各抒己见,现场学术气氛浓厚,激发了研究生的读书热情,营造了“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读书氛围,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本期读书会顺利结束。
审核人:林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