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活跃学术气氛,加强学术交流,积极响应国家“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号召,5月10日,由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和社会科学处联合举办的第640期社科大讲坛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学术报告第2期在长清湖校区综合教学楼C区154教室开讲。本次社科大讲坛特别邀请南京大学和平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刘成教授,做题为“全球化世界的和平建设”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历社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赵文亮教授主持,博士生导师陈海宏教授担任评议人,学院内外300余名研究生、本科生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
刘成首先通过展示国家、民族、宗教中的四种交往关系模式,讲述了世界由单一到多样到互动再到融合的交往模式。他详细介绍了全球经济网络由多样性逐渐走向一致性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图片“Non-Violence”的存在与否来阐释和平的文化只能用非暴力来实现,他陈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共同的环境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引出世界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背景。刘成引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俗语,反思人类的自然发展规律及历史战争原因,指出历史发展中用暴力革命手段换取世界和平的说法是非正义的行为,他强调国际活动的目标与行动必须一致,必须以树立非暴力的目标为前提并延续非暴力的路径,由此建设和平的世界。随后,刘成通过讲述鲁迅的文章《药》及现代制度等因素的安排来深刻剖析权利与暴力的关系,阐释权力是导致暴力的可能性之一。他认为暴力冲突分为直接暴力(行为)、文化暴力(态度)、结构暴力(矛盾状态)三种,三者之间形成三角循环结构。与暴力相对应的和平也分为直接和平、文化和平和结构和平三种,而直接和平分为积极和平和消极和平两类。由此,他指出人类对暴力的认识决定了人类对和平的认识的深刻程度。他建议联合国的发展应走非暴力方向并提倡国内外高校开设关于和平学的课程,让和平走进中外学生课堂。接下来,刘成通过讲述他游历柬埔寨的经历,引用不同国家关于“不随地吐痰”意识不同的案例,得出文化的不同源于文化的时间间隔,并非文化差异的结论。他通过整体视角与局部视角的多角度分析,类比战争与和平的关系。他多次强调不同的人类只是有不同的特殊性,但并非不同性,正是共同的本性激发人类对和平的向往,不应用文化的差异作为战争的借口,应包容文化的特殊性。而后,刘成介绍了和平时代背景下有限的资源情况导致了冲突的产生和激化。并指出,冲突无法消除,需要在直接环境与冲突转化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冲突管理的方法来化解冲突,进行和解。同时,需要平衡真相、仁慈、正义、和平四个方面的因素,以达到真正的和解。
最后,刘成向同学们介绍了禁忌区的定义,进一步指出通向和平的道路需要通过理解、容忍、接受、珍视到联合的过程,而这个长久的过程需要人类像长跑运动员一般具备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超越常人的毅力,需要讲究艺术、讲究节奏,需要寻找合适的方法。他希望同学们结合所学,成为和平的使者,为国际和平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讲座点评环节,陈海宏高度赞扬了刘成学识渊博、条理清晰并具有丰富的游历经验,赞赏他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得向同学们介绍了和平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积极意义。他认为和平学是同学们在新时代国际战争环境下所缺失的重要理论知识,是同学们加深对国际战争认识、提高国际意识的必要条件。他呼吁广大青年学子增强国际观念,正确看待战争,维护世界和平。讲座提问环节,刘成对“极端宗教组织通过战争建立和平政权”和“文化的深层结构即文化差异对和平的影响”等问题做出回答。对于极端宗教组织暴力革命问题,他指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用消极和平的方法即进行正义战争来平息暴力活动,同时我们需要深刻关注战争地区长期的历史文明背景,根究文化的暴动原因,保护无辜的群众,以维护世界和平为根本目的进行战争。对于文化结构差异对和平的影响问题,他解释文化的差异需要通过理解、容忍、接受、珍视再到联合等阶段性的过程来逐渐走向融合,这个过程漫长而不可估计。但在全球化的世界中,需要保持不同国家的民族性,这是新时代国际命运共同体存在的开放性、独特性、共同性的体现。讲座在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此次社科大讲坛的成功举办,响应了党和国家“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号召,有利于同学们加深对世界和平建设的理解与认识,从新的视角理解战争的深刻含义,以全球史观展望新世纪国际关系形式的变化,并以此为基础引发同学们对新时代国际压力下全球和平发展建设的思考,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对历史研究的兴趣,使历史研究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学院培养更多历史学人才奠定基础。
刘成,南京大学和平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南京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主持人,亚太和平研究协会(APPRA)理事,中国英国史研究会理事,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南京大屠杀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专业领域:英国史、和平学。